印染行業是紡織工業產業鏈的中間環節,是通過化學或物理方法,對紡織品進行處理和染色,提高紡織品附加價值的過程。根據生產工藝要求、成本控制、產品功能和藝術風格等要求的變化因素,紡織品通常會選擇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同環節進行印染。目前行業內的主流印染方式有紗線染色、纖維染色和織物染色三種。在傳統的印染行業中,元明粉的具體用途:一是作直接染料等染棉促染劑,用直接染料、硫化染料、還原染料及印地科素染料染棉時可用元明粉作促染劑;二是作直接染料染絲緩染劑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印染行業市場現狀
近年來,我國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整體上呈下降趨勢,2021年全國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584家,較2020年增加3家。2021年全年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三費比例為6.68%,同比降低0.13個百分點,其中,棉印染企業為6.52%,化纖印染企業為7.86%。
從企業平均規模的變化情況看,2021年中國印染布行業平均產值14140萬元,同比增長10.6%;印染布行業企業平均資產14426萬元,同比增長3.8%。
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21年全年中國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達605.81億米,同比增長11.76%。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49.87億元,同比增長15.06%,利潤總額達159.13億元,同比增長25.60%。2021年中國印染布行業平均營業收入13761萬元,同比增長10.6%;印染布行業人均營業收入82.43萬元,同比增長15.2%。
根據分析:從印染產品出口額結構來看,目前,我國合成長絲織物是印染產品中出口規模最大的產品。2021年,全國出口合成長絲織物金額為171.30億美元,同比增長37.45%,占全國印染產品總出口額的59.60%;純棉染色布出口額為30.30億美元,同比增長17.53%,占全國印染產品總出口額的10.54%;其他產品出口額占比均在10%以下。
2022年,我國印染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仍然錯綜復雜,疫情、汛情、限電限產、原材料價格高漲等多重因素疊加,印染企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。但在消費市場逐步回暖、終端需求持續復蘇的帶動下,印染行業生產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,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當月產量均保持在50億米以上,全年累計產量突破600億米,創十年來最好水平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綠色化、智能化成為印染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
2021年3月,中共中央發布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,其中明確指出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,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,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。擴大輕工、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,加快化工、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,完善綠色制造體系。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,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、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?;瘧?。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,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。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,推動制造業產品“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”。中國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再次得到明確,綠色化、智能化發展也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旋律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未來印染行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,要借力于科技創新,加快技術改造和攻堅制約節能減排、綠色制造高附加值印染的瓶頸技術,特別是對新型低污染染化料助劑無水染色、無鹽染色、數碼印花、智能印染、等印染工藝技術和裝備的開發和創新。
歡迎掃碼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