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膠纖維,人造纖維的一個主要品種。由天然纖維素經堿化而成堿纖維素,再與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纖維素黃原酸酯,溶解于稀堿液內得到的粘稠溶液稱粘膠,粘膠經濕法紡絲和一系列處理工序后即成粘膠纖維。 從粘膠纖維紡絲酸浴中回收元明粉方法有兩種,即在酸浴中直接結晶和從結晶芒硝中制取元明粉.從酸浴中直接制取元明粉,是將酸浴在真空下蒸發,使酸浴中的硫酸鈉呈過飽和狀態,硫酸鈉的飽和溶液析出硫酸鈉結晶--元明粉. 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粘膠纖維市場現狀
粘膠纖維是人造纖維的一種,主要原料是化學漿粕,包括棉漿粕和木漿粕兩種。它是以天然纖維為原料,經堿化、老化、磺化等工序制成可溶性纖維素黃原酸酯,再溶于稀堿液制成粘膠,經濕法紡絲而制成。
粘膠纖維性能與棉纖維具有很大相似之處,吸濕性能較強,容易上色,具有較好的可紡性,廣泛應用于織造、制絨、制線、針織等領域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2015至2019年,我國粘膠纖維產量從336.03萬噸穩步增長到412.4萬噸,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滑至395.47萬噸,同比減少4.11%,2021年恢復至403.1萬噸,同比上升1.93%。根據纖維長度,粘膠纖維又可分為粘膠短纖和粘膠長絲。其中,2021年,我國粘膠短纖產量達387萬噸,同比增長2.12%;粘膠長絲產量為16.1萬噸,同比減少2.42%。
中國是世界粘膠短纖第一生產大國。2021年我國粘膠短纖進口數量為21.3萬噸,同比增長約40.89%;出口數量為32.86萬噸,同比減少約13.16%,進出口數量差額減小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2021年,中國粘膠長絲進口數量0.4萬噸,較2020年增加0.05萬噸,同比增長13.84%;粘膠長絲出口數量11.81萬噸,較2020年增加了4.45萬噸,同比增長60.76%。
我國粘膠行業生產較為集中,主要上市公司大多是國有企業。目前我國粘膠行業整體發展較快,比如新鄉化纖、吉林化纖等都已經接近國際水平,為粘膠行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條件,同時,在原料上具備一定優勢,主要是棉漿粕、木漿粕等天然物質,而我國本身棉短絨資源就較為富足,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。
粘膠纖維前景較好
粘膠纖維面料容易染色、吸濕透氣性好,具有較好的懸垂性,上身非常舒適,不會出現靜電,此種衣物材質受到大眾的喜愛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人們生活水平與品質不斷提高,消費觀念的改變使得人們開始追求"自然",同時,成衣向歐美市場出口前景較好,這些都會帶動粘膠纖維需求量增長。所以,在此背景下,在未來紡織品生產中,粘膠纖維依然是重要的原料,并且,西方發達國家在粘膠纖維生產方面的弱化,會給我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留出更多的市場空間,可見,我國粘膠纖維企業應當抓住機會,積極迎接這一歷史性的機遇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歡迎掃碼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