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印染行業總體市場容量
印染是指對棉紡織品、毛紡織品、麻紡織品、絲織品、化學纖維紡織品以及針織或鉤針編織物進行漂白、染色、印花等工序的加工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印染行業作為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保證紡織品服裝內在品質、賦予紡織品服裝色彩、圖案和功能性的重要環節,是具有高創意感染力、高附加值特征的產業。印染行業的發展為服裝、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等下游產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,為滿足人民對紡織產品新需求、引領綠色時尚新潮流提供重要保障。
中國印染行業發展較快,加工能力位居世界首位,已是紡織印染生產大國。2021年中國印染行業規模以上營業收入為2949.87億元,同比增長16.1%;印染行業規模以上利潤總額為159.13億元,同比增長25.6%。2022年1-11月,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504.35億米,同比減少7.05%,降幅較1-10月擴大0.25個百分點。環比來看,11月當月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產量49.78億米,較10月份提高3.99%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2、行業競爭格局
國內印染行業市場化競爭較為充分,競爭格局呈現如下特點:
?。?)印染行業區域集中度高,產業聚集效應明顯
由于地方政府對產業規劃的布局以及印染行業對天然氣、水、電、蒸汽等能源的剛性需求,印染行業需要集中在水資源豐富、產業政策支持的地區;印染行業主要服務于家紡產業、服裝產業、特殊材料等產業。隨著家紡、服裝等產業的聚集,印染企業圍繞相關產業布局集中度相對較高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?。?)印染行業集中度低,中小規模企業較多
目前國內印染行業企業數量眾多且絕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,多數企業研發投入較少,創新實力較弱、環保投入不高,導致高附加值產品占比不高,產業集中度低、市場競爭較為激烈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截至目前,我國印染布市場的總體競爭格局由于技術裝備和工藝落后,產品以中低檔為主,該部分產品已供過于求,而以功能性服裝面料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品則主要依靠進口,供不應求;隨著染色和后整理環節技術的提升改進,長期制約我國紡織工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現象得到初步改善,國內中高端印染市場空間較大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3、行業風險性
目前國內印染行業企業數量眾多,主要為中小微型企業,市場化程度較高、產業集中度較低,總體市場競爭較為激烈。
印染行業處于紡織業產業鏈的中游,改革開放后印染行業對民營資本限制較少,幾十年來大量的民營資本參與其中,行業中沉淀下來數量龐大、層次多樣的企業,而其中擁有較高科技含量、較高產品附加值的企業較少,大多數企業存在產品質量差、同質化嚴重、利潤率低、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后疫情時代,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驟變,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,行業淘汰率較高;近幾年國際經濟形勢多變,外需尤其是中高端產品的外部需求萎縮;與此同時國內勞動力成本由于各種因素出現大幅度趨勢性的上漲,中小傳統印染企業所依賴的“勞動密集”、“低利潤率”的傳統生存方式受到挑戰。
印染整企業生產工序中的退漿、漂白、染色、皂洗等階段會產生一定程度的“三廢”排放,特別是廢水的排放量較大;同時,印染環保要求:禁止使用118種偶氮染料,限定產品甲醛含量、重金屬離子含量、防腐劑含量、殺蟲劑含量、有機氯含量、五氯苯酚含量,對產品的PH值及色牢度等指標有特殊要求。環保要求促使印染企業必須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染化料、助劑,改造設備和生產工藝,從原材料的采購、生產過程及最終的產品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測,確保整個產品的質量達到或符合綠色環保標準,提高了印染企業的生產成本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《印染行業規范條件》(2017版)要求推進節能減排清潔生產,引導印染行業向技術密集、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。
隨著《清潔生產促進法》的實施,國家對印染等相關產業提出了清潔生產技術要求,國家環保政策日益完善,環境污染治理標準日趨提高,行業內環保治理成本將不斷增加,面臨環保政策風險。(歡迎搜索微信號“ymfhyzx”添加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)
歡迎掃碼關注元明粉行業資訊公眾平臺